捕捉生命的時刻:三十舞蹈劇場2020相遇舞蹈節林依潔舞作《非飛人》

「共舞,共感,共創造」系列C
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烏梅劇場
2020
年3月19

大衛密德
翻译: 朱星朗

English

由三十舞蹈劇場及吳碧容策辦,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協辦,踏入第三年的「相遇舞蹈節」已成為欣賞台北舞蹈演出重要的行程之一。舞蹈節之目的乃協助編舞家及台灣當代舞蹈發展的多元性。

此次展演的舞作均不長於30分鐘。有些是全新創作,有些則是原作的延伸或發展,「相遇舞蹈節」提供機會讓想法或新的嘗試得以發揮。它已經成為台北舞蹈風貌甚具價值的項目:一個真正在風格及手法上多樣面貌的舞蹈節。

Wash Hands Training Course by Chang Hsiu-pingPhoto Lin Zhan-huan
《洗手訓練班》由張秀萍創
林展煥攝提供

面對今年的肺炎病毒疫情,在三十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張秀萍盡最大的努力以及現場的特別安排下(減少座位以增觀眾間距、入場前量測體溫、登記旅遊紀錄、手部清毒、全程戴口罩、開演前觀眾席拍照),舞蹈節依時登場。

系列C「共舞,共感,共創造」揭開舞蹈節序幕,首先登場的《洗手訓練班》適切地回應著當下的疫情。由張秀萍創作的這十分鐘作品,乃參與舞蹈節肢體工作坊學員(來自不同年齡層的社區民眾為主)擔綱演出。以張秀萍在工作坊期間引導的手勢動作為特色,想法及語言在拆解及重構後,發展出新的詮釋及動作。其中的沖水、捧水手勢回應著舞作標題。要傳達的訊息或許很嚴肅,但表現十分地輕鬆及充滿色彩¬,這要歸功於舞者如彩虹般的服裝吧。

One of the Attempts about Dance by Lai Szu-yingPhoto Lin Zhan-huan
《有關舞的嘗試之一》由賴思穎創
林展煥攝提供

賴思穎的《有關舞的嘗試之一》,靜謐而令人注目。開首的三人舞,汪秀珊、許書銓及陳楷云總是保持著接觸,如無重量般優雅地飄浮,三人一起上下舞著;扭、彎、折、伸、延,彼此靠近卻放大他們的能量。靜止的時刻總有著一股張力:例如一隻手伸向低懸的兩顆燈泡時,有如撲火的飛蛾。一個舞者後來與其它兩人分開時對比就來了。

最後登場的是三十舞蹈劇場¬¬:林依潔的《非飛人》。延續她上屆「相遇舞蹈節」作品的一些概念,這次是個30分鐘的珍品。

彈力繩再次提供動作之可能性及質地的擴展,它允許身輕如羽地翱翔,尤其舞作開首舞者蘇家賢在空中的時候可見一斑。在舞者張琪武的支持下,他偶爾停頓有如在空中步行。最深刻印象的是,他張開雙臂在空中,如乘著熱氣流的巨鳥般盤旋。

Sun-Shier Dance Theatre in The Urge to Soar by Lin Yi-chiehPhoto Lin Zhan-huan
《非飛人》中的由三十舞蹈劇場由林依潔創
林展煥攝提供

彈力繩很容易流於炫技耍花樣的工具,但林依潔從不止於此。《非飛人》是個深思熟慮的作品。她在節目單上寫著是要捕捉生命中稍縱即逝的片刻,這可見於後來其它舞者也被懸掛在半空,靜止在各種超現實如鬼魅般的姿勢。其中一位女士頭戴引人注目的紅絨帽,另一位顯然在盯著手機,第三位則拿著書本及馬克杯,這一幕極度神秘如謎。當蘇家贀調整她們的姿勢,由不完美至完美時,感覺就像那是他過往的姿勢或片刻,或許是靈魂。舞後來越發複雜,她們群起攻擊他,捲入一旋渦的能量中,一切都如此吸引人。傑出的作品為一流的晚上劃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