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舞蹈氣息:2019相遇舞蹈節

華山文創園區烏梅劇院
2019年3月24日

大衛密德

English

今年三十舞蹈劇場策劃的「2019相遇舞蹈節」分3個系列共8支舞作,包含進程中或已發展完整的新舞作以及舊舞再創。一如以往,這些風格迥然不同的舞作呈現了台灣當代舞蹈的氣息。

「系列A-跨界交朋友」的雙舞作,由林廷緒編創的《八八》率先登場,舞作乃回應發生於2009年8月6~10號莫拉克颱風所造成南台灣近700人死亡的「八八水災」事件。

舞者謝宛霖、文韻筑及凃立葦的演出,投入並動人地呈現林廷緒的編舞。開首脈搏跳動般以地板為主的舞蹈,完美切合著震動節奏的音樂。舞台設計趙鈺涵垂掛的布條營造出離世氛圍,其所引發的情緒,特別在音樂出現金屬鍊條碰擊的聲響時,更被放大。它們召喚出一個遠古的世界,感覺我們正看著異域的遊魂。

舞作繼續發展,其中一段可以看到三位舞者串連延伸如鍊條,偶爾又糾纏地聚成一團。但是謝宛霖一段靠近地板的細膩獨舞才是亮點,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與「八八水災」的連結在此:村子的痕跡完全被抺滅,亡魂遊蕩尋覓著安寧;左舞台洪于雯出色的現場打擊樂,鏗鏘混合著隆隆,響聲震天如當年颱風暴襲的毁滅之力。

舞作到三分之二處,風災倖存者周金源現身道出當年事件時,作品與「八八水災」的關聯更是顯著。面對災難經驗或許會使人麻木以對,但他不帶感情以及與現場舞者毫不相干的說話方式,連一瞥也沒有,對舞作的藝術創作而言似不太合宜。委實 可惜,否則會更為撼動有力。

Deluge by Lin Ting-syuPhoto CK
《八八》
攝: CK

《八八》很有潛力。林廷緒的舞作足以製造情緒及引動情感。我相信一個約40分鐘的出色舞作正湧出浮現,只待精煉。而看著舞蹈作品和觀眾一起成長發展,正是「相遇舞蹈節」旨趣之一。

根據2017年發表的15分鐘長舞作《一個不存在的身體》發展而來的《八八》,正是這種發展可行的範例。這種事往往很難處理。雖然不難理解編舞家要擴展一個已成功作品的原因,但原作所以成功,就是因為那個在原來脈絡下編創的樣子。而對於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下參加角逐的作品,更是困難。通常在原有主題下擴展;加長時間會沖淡,而加入新想法又會混淆。

早在2016年,張國韋曾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冬季展演,發表靈感來自嘻哈舞風的作品《鏡界》,是當時舞展中讓人耳目一新的亮眼舞作。此次的《友沒友》,嘻哈再次成為作品的中心風格。

舞作的開始實在不怎麼樣。張國韋翻開一個巨型氣墊,並充氣。等待充氣期間,他坐到一個木箱上,無所事事地敲著它。他懶散地躺在一張沙發上。他顯得很無聊。這些並不是吸引觀眾的好方法吧。

Friends of Friends by Chang Kuo-weiPhoto Lin Shou-cheng
《友沒友》
攝: 林守晟

舞者邱仕惠、林啟揚及戴啟倫上場後就改觀了。舞作說不上有什麼結構,只見三個朋友一塊兒玩鬧,彼此開玩笑及相互賣弄本事,開心打混在一起。聽到舞作最後樂曲中歌詞「這些是我最喜愛的事」,似乎總結了這一切。

有彈性的氣墊固然有助於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翻滾及騰躍轉身,但卻妨礙某些如以頭頂轉圈或其它的嘻哈動作。因為它會動,沒有東西可以牢固其上,所有的動作看起來都不穩定,確實也如此。一切都失去清晰度。

最後,主題構想出發點不錯,但仍需要結構;採用一些更好的音樂,而非現在所用那種無趣的背景音樂;以及,更理想的是拿掉那個氣墊(顯見嘻哈舞者不用這個更能快樂地翻躍),或者至少將它整合入舞作。

盡管另外兩個系列聽來甚為有趣,但可惜都沒看到。「系列B-生存潛規則」中,王宇光的《無臉蝸牛》是他2018年原作的略擴展版,靈感來自於蝸牛移動留下的痕跡。15分鐘長的《潛規則》則是陳兆豊將原作增加近一倍長度的擴展版,試圖探看在社會規範不知不覺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三十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張秀萍的《白眼翻翻》則是一場30分鐘8個舞者關於思想與情緒的心理探索。

而「系列C-到達了沒有」裡,林依潔的《蹦•舉•騰•思》利用高空彈跳繩索以探索重力與自由;賴翃中的《Raining in the Room》則是曾在高雄城市芭蕾舞團「2017點子鞋」中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名而偏向當代舞蹈的作品。最後是稻草人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的《深淵》,創作靈感來自於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關於人是動物與超人間的深淵上一根繩索。

三十舞蹈劇場此四天的舞展應再次給予高分!不可忽視或低估如「相遇舞蹈節」這類小型舞蹈節的重要性。它提供新進編舞者一個不可或缺的展示平台,以及嘗試想法和階段創作的機會。而稍嫌粗略的烏梅劇場似乎也是個完美的空間。請再辦下去吧!